第390章-水退了-《阴阳剥皮人》
第(2/3)页
透过望远镜,他观察着林工竖起的那块牌子,以及牌子旁边那个水坑。
一个刚买完菜的大妈好奇地凑过去,盯着水面看了足足三十秒。
沈默清晰地看到,水中的倒影轮廓,以肉眼可见的速度,从一张模糊的通用脸庞,开始浮现出那位大妈标志性的卷发和微胖的脸颊。
仿佛一种饥渴的模仿,一种精神层面的同化。
沈默迅速在笔记本上写下记录。
这几天,他已经确认了一个可怕的规律:这种现象,只发生在那些曾深度参与过“话审小组”或“声音安全测试”的市民身上。
换句话说,那些曾用最严苛的逻辑和理性武装过自己头脑的人,如今,最容易被自己清醒的反思所反噬。
那些倒影,正是他们内心深处“自我审查”的具象化。
他们越是努力地审视自己、否定自己、确认自己的“正常”,那水中的倒影就越清晰,越像他们自己。
“认知免疫系统产生了自身抗体,开始攻击宿主。”沈默低声写下结论。
他看向远处那个正在指挥工人离开的高大身影。
林工,这个从执行者转变为启蒙者的人,他的意志是如此坚定,他的“认知免疫力”远超常人。
但也正因如此,他将是“倒影病”最完美的猎物。
一旦他开始审视自己“只看不碰”的策略是否正确,一旦他开始怀疑自己,水中的倒影就会立刻锁定他,将他变成下一个被填满的“容器”。
沈默知道,他不能再当一个纯粹的观察者了。
他必须留下最后一条线索,一个只有林工能解开的谜题。
夜色成为他最好的掩护。
沈默像一道幽灵,潜入了早已废弃的市水务局资料室。
成堆的卷宗散发着霉味,时间在这里仿佛已经腐烂。
他精准地找到了一个标记着“1978,东区”的档案柜,从最底层抽出一张泛黄的排水管网原始设计图。
他用手指蘸了点灰尘,在图纸上一个被红色圆珠笔画了叉、标注着“未启用”的分流闸门位置上,用力画了一个圈。
然后,他将这张图纸小心地折叠好,塞进一本他在图书馆见过多次的《城市民俗志》里。
那是王主任和志愿者们自编的教材之一,就放在“自编教材”区的固定位置。
他知道林工一定会去那里。
因为林工在自己的维修手册扉页上写着——“叫我听过回声的人”。
而只有沈默知道,“分流闸”这个词,在当年的施工队黑话里,还有另一个意思——为了避让那口带来不祥传闻的深井,而临时增设、后来又被明令遗忘的关键节点。
这不是一个答案,这是一个考验。
沈默在心里对那个远方的身影说:林工,你能否从这个纯粹的“技术漏洞”里,读出背后那段被集体压抑的“人性回避”?
两天后,林工果然出现在图书馆。
他在“自编教材”区取走了那本《城市民俗志》。
当那张泛黄的图纸从书中滑落时,他盯着上面那个被灰尘标记的圆圈,愣了足足五分钟。
他脑中无数个看似无关的记忆碎片瞬间串联起来——每一次管路维修的绕行,每一次“语义污染”爆发的中心点,每一次不明原因的压力异常……所有的一切,都指向图纸上那个被遗忘的“逻辑空缺”。
他们这些年修的每一段管,原来都只是在小心翼翼地绕开同一个点。
当晚,林工带着几个最信得过的老队员,撬开了图纸标记位置附近一个锈迹斑斑的地下检修舱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