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1章 大册朝臣,大封宗室-《长乐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独孤信,拜太保、大宗伯,晋封卫国公,食邑万户。

    其他掌军的柱国大将军,也各有封赏。

    而后,宇文盛,授大将军、泾州都督,册封忠城郡公。

    贺兰祥凭宇文护甥子、宇文觉姨兄的身份,被徙封为大司马,柱国大将军。

    尉迟纲也同为宇文护甥子,宇文觉姨兄,仍掌管禁军,任小司马。

    诸臣之后,是宗室。

    宇文护自有一番考量,倒也毫不吝啬爵位官职,大封宇文氏宗室。

    拜宇文泰长子,宇文觉庶兄宇文毓,为柱国,由宜州刺史转任岐州诸军事、岐州刺史,出镇岐州。

    拜宇文泰四子,宇文觉庶弟宇文邕,为大将军,出镇同州。

    可是,宇文邕还在邺城……

    这就要去看邺城了。

    去岁年底,高洋在邺城听闻宇文泰薨逝的消息之后,第一时间就将宇文邕召见进宫,将此讯息告知宇文邕。

    高洋好整以暇地高坐于殿上,等着看宇文邕的表情。

    他很想知道,宇文邕得知自己父亲身死之后,会是何等颜色。

    但是有些遗憾,高洋左看右看,也未瞅见宇文邕变了丝毫的神情。

    他闻亲父薨逝,也只是一暗,未露多余神色。

    “未料你竟然如此薄情寡义。”

    “臣不敢。”

    “算了,既然吾早有言之,放你归国,那你便收辍行囊,明日西归。”高洋懒懒地道。

    他其实,作为君王,自己本身是很欣赏一代枭雄宇文泰的。

    虽然宇文泰与自己的父亲高欢,对峙一辈子,令高欢薨逝之时,仍旧心中念念。

    甚至说高欢之崩,与宇文泰也脱离不了干系。

    可高洋心性如此,他欣赏之人,仍旧欣赏。

    因而,高洋对宇文泰之死,比宇文邕的感受还要浓烈复杂一些。

    “明日动身,能让你有所准备,吾也好为你准备一些路上用物,就不为你送行了。”

    高洋瞥了一眼殿中的宇文邕,自顾说道。

    路上用物,应该是少不了药剂之类。

    高宝德在昭阳殿案几之前,如是想道。

    她早在十月初,就让人着重关切魏国之事,尤其是宇文泰之事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