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9章 他像一个人-《长乐主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“阿邕让我一饱眼福,可真不错。”高宝德安慰他道。

    宇文邕仍旧抿嘴,一副自己生自己闷气的模样。

    “好了好了,今日劳累,赶快些进屋罢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在同州,除了宇文邕、高宝德和祖珽三人在卖力,其下各司,在宇文邕的统筹之下,步调一致。

    同州向稳向好发展。

    虽说最初之时,不能指望同州官吏和宇文邕一条心,能够以命侍奉宇文邕,但凭借宇文邕的人格魅力,同州官吏也会竞相拜服。

    长安。

    独孤信府邸。

    今日很是热闹。

    原因是,今日独孤信的老友杨忠,携子入京拜君述职。

    正堂之上,独孤信正一脸喜庆地与杨忠谈天说话。

    他们有些年头没见了。

    前魏之末年,天下动乱,杨忠之父杨祯避居中山,聚集部众讨伐鲜于修礼,作战而死。

    现在大周代魏,朝廷体量杨忠之父的功勋,特追赠杨祯为柱国大将军、少保、兴城郡公。

    而杨忠呢,他在高欢举兵内犯时,与独孤信一同在洛阳。

    再后来,杨忠和独孤信就跟随前魏的孝武皇帝元修,西迁至长安,进封侯爵。

    而后,他参与平定潼关,攻克回洛城,在那之后,他就是安西将军、银青光禄大夫了。

    独孤信说许久未见,也是真的。

    在几年前,杨忠就被派去镇守穰城,和南梁形成犄角之势。

    死死咬住大周的南面,让南朝北上无路。

    后来,杨忠又顺道去平定了沔水流域的蛮族各部。

    因而不管怎么说,他杨忠总体之上,近几年都是在南边,而与在北地的独孤信,确实分隔许久。

    听独孤信感慨,杨忠也抚须笑道:“确实许久了。这些年,倒也瞧不出来,你痴长的年纪。”

    说独孤信长得年轻呢。

    这些年都没有什么改变。

    独孤信苦笑摇头:“你莫要无端恭维于我,你是何人,我还能不知?”

    杨忠胡须漂亮,身长七尺八寸。

    虽然已显老态,可仍能看出年轻之时的俊美容貌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