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1章 登鹳雀楼-《长乐主》
第(2/3)页
“然也。”
高宝德点点头。
既然宇文邕有去蒲州的意思,自己自无不可。
……
三五日的功夫,一行人到了蒲州。
说实话,蒲州和同州相距还是挺远的。
待至了蒲州,二人先是梳洗休整了一番。
翌日,宇文邕携高宝德,并之督工官吏,来到了蒲州西面,大河东岸。
现在的大河,在后世就是黄河。
戍楼就修筑在此。
宇文护此前,让宇文邕在蒲州筑造戍楼,至于位置,则让宇文邕自己斟酌。
由是,宇文邕就择在蒲州西面的大河东岸,建造了一这座戍楼,作军事戍守瞭望之用,以镇守蒲州。
今日一早,宇文邕和高宝德就收拾好了行装衣裳,登车来到蒲州城外,戍楼之前。
“好壮阔的一座戍楼!”
南朝梁元帝曾也登上戍楼,作《登堤望水》之诗云:“旅泊依村树,江槎拥戍楼。”
“今日才知,戍楼竟比城墙还要高耸。”
却是如此,说来戍楼更像是后市高耸的楼房,与如今的城墙外郭相比,其虽是不宽不阔,仅是高耸入云。
“若是斥候能登此楼,视野定是开阔无比。”
这样一来,侦察北边的突厥和吐谷浑,防备着他们南下牧马,倒是容易得多。
蒲州就算遇敌,也能尽早传讯息给南边。
“上楼看看?”
“走!”
二人携手,在督工官吏的指引之下,一并登上戍楼。
此戍楼,乃高台式十字歇山顶楼阁。
外看三层四檐,内有九层。
戍楼阁之内,有油漆彩画,有雕刻玉壁。
当然,如今的漆画和玉石,都比较粗陋。
如今的这座戍楼,还是以戍守瞭望,防备劲敌为用。
楼壁之内的这些装潢,都是当地匠作顺手刻画的。
就是因为,官吏会来察阅……
官家所出,必须要数精品……
登高望远,高宝德将头伸出戍楼之外,又向下俯视。
有种“芸芸众生,尽在脚下”的奇怪之感。
“此座戍楼高阔坚固,想来能用数辈之久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