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八章 《孔乙己》-《这个主持人太专业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就和之前宣传刘禹锡、白居易那会一样,这会古文协会也放出了鲁迅的优秀作品。

    《孔乙己》!

    这是目前古文协会放出来的唯一一部作品。

    古文协会还给这篇,写了一个简短的介绍。

    “《孔乙己》是叶氏民国系列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所著的短篇,最早发表于1919年四月《新青年》杂志上,后编入短篇合集《呐喊》中。是鲁迅先生在五四运动前夕继《狂人日记》之后的第二篇白话文。”

    这个介绍,其实哪怕古文协会不写,读者们也知道。因为在《觉醒年代》中,叶落对鲁迅先生的描写还是比较多的。即便有些笼统,但大致的一些情况,书中基本都描写到了。像是鲁迅先生写的《狂人日记》,作为第一部白话文等等。

    事实上,《觉醒年代》这本书,别看字数不算是太多,但里面的内容却是极其庞大的。

    书中出现的人物,也个个魅力非凡。

    同时,古文协会也引用了《觉醒年代》中关于当时社会背景的描写,作为这篇的创作背景。

    当时文坛已经以《新青年》作为阵地,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。不过,那时候封建复古的逆流依旧十分猖獗。科举制度虽然已经被废除,但当时社会的教育并没有转向新文化,而是继续灌输着孔孟之道。这篇《孔乙己》就是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教育以及封建势力最猛烈的抨击。

    此时,很多网友都已经看起了这篇《孔乙己》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与此同时,今天举行的中日文化论坛上,双方代表也在读着这篇《孔乙己》。

    秋山实方带着眼镜,皱着眉头看着手里的稿件,他不相信叶落真的能写出《觉醒年代》中所描述的那个鲁迅。

    【鲁镇的酒店的格局,是和别处不同的: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,柜里面预备着热水,可以随时温酒。做工的人,傍午傍晚散了工,每每花四文铜钱,买一碗酒,——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,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,——靠柜外站着,热热的喝了休息;倘肯多花一文,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,或者茴香豆,做下酒物了,如果出到十几文,那就能买一样荤菜,但这些顾客,多是短衣帮,大抵没有这样阔绰。只有穿长衫的,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,要酒要菜,慢慢地坐喝。】

    秋山实方看着这个开篇,没什么太大的反应,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,“这第一段,写的普普通通,没什么出彩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对面的许知一老爷子同样带着花镜,冷哼了一声,道:“背景铺垫而已,着什么急?”

    接着,没人说话,大家都专注的继续看下去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第二段,是在说“我”在酒店的中的工作,开始掌柜让“我”来照看外面的短衣主顾,但这些短衣主顾又太过精明。

    【他们往往要亲眼看着黄酒从坛子里舀出,看过壶子底里有水没有,又亲看将壶子放在热水里,然后放心。在这严重监督下,羼水也很为难。所以过了几天,掌柜又说我干不了这事。幸亏荐头的情面大,辞退不得,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了。】

    到这里,还没有出现本文的主人公孔乙己,所以,日国这边又有人冷笑道:“开篇两大段都是在铺垫,这是短篇么?呵呵,这就是叶落所谓的鲁迅先生?”

    许知一他们没搭茬,短篇力求短小精悍,这里感觉确实有些浪费篇幅了。不过这篇《孔乙己》他们也没看过呢,后边写的如何,谁也不知道。

    第三段,终于出现了本篇的主人公。

    【……只有孔乙己到店,才可以笑几声,所以至今还记得。】

    到这里,铺垫才算是彻底结束。

    接下来,才能算是这篇的主要内容。但很快,秋山等人就发现,前面这些铺垫都是必不可少的。

    【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。他身材很高大;青白脸色,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;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。穿的虽然是长衫,可是又脏又破,似乎十多年没有补,也没有洗。】

    前面说过,穿长衫的都是进到屋里去喝酒的,只有做苦力的短衣帮才会在外边站着喝酒。

    孔乙己是怎么回事?

    明明穿着长衫,可却和其他穿长衫的人格格不入。

    心里的疑惑,让现场的众人都微微皱眉。

    想在下文中找到答案,可作者却话锋一转,压根没有解释,而是介绍起了孔乙己这个名字的来由。

    【他对人说话,总是满口之乎者也,教人半懂不懂的。因为他姓孔,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“上大人孔乙己”这半懂不懂的话里,替他取下一个绰号,叫作孔乙己。】

    原来,孔乙己只是个绰号,并不是他真正的名字。而且是在那半懂不懂的红纸上给他取的绰号,这怎么看怎么滑稽。

    但随之而来新的疑惑,这绰号有什么内涵么?

    大家不知道,毕竟还没有看完。

    【孔乙己一到店,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,有的叫道,“孔乙己,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!”】

    【他不回答,对柜里说,“温两碗酒,要一碟茴香豆。”便排出九文大钱。】

    【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,“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!”】

    【孔乙己睁大眼睛说,“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……”】

    【“什么清白?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,吊着打。”孔乙己便涨红了脸,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,争辩道,“窃书不能算偷……窃书!……读书人的事,能算偷么?”接连便是难懂的话,什么“君子固穷”,什么“者乎”之类,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: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。】

    读到这里,一个穷酸文人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了。

    “排出九文大钱,这个‘排’字用的好啊。”许老爷子夸赞道,“区区一字,就将孔乙己这穷酸却又爱显摆的样描绘的淋漓尽致。”

    “读书人的事,能叫偷么?这句话也有点意思。”张如梦也分析道。

    秋山等人都没说话,继续往下看着。

    孔乙己经常被店里的客人们嘲笑逗趣,所以他不愿和这些人说话,便将目光放在了孩子们的身上。

    【……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,便只好向孩子说话。有一回对我说道,“你读过书么?”我略略点一点头。他说,“读过书,……我便考你一考。茴香豆的茴字,怎样写的?”】

    【我想,讨饭一样的人,也配考我么?便回过脸去,不再理会。孔乙己等了许久,很恳切的说道,“不能写罢?……我教给你,记着!这些字应该记着。将来做掌柜的时候,写账要用。”】

    【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,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;又好笑,又不耐烦,懒懒的答他道,“谁要你教,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?”】

    【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,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,点头说,“对呀对呀!……回字有四样写法,你知道么?”我愈不耐烦了,努着嘴走远。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,想在柜上写字,见我毫不热心,便又叹一口气,显出极惋惜的样子。】

    读到此处,众人纷纷摇头,回字的四种写法?一个字罢了,要什么四种写法?无非是想着卖弄自己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