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唐朝的科举考试,为不糊名制度。 也就是说,主审官员们审卷的时候,是可以看到考生的信息的。 这个考生是谁,籍贯是哪里? 是哪个家族的? 父亲是谁? 考官们审卷之前,都要先看一看。 那些没有文名的学生士子,就是普通的官员审卷。 那些有背景,有大文名的学生士子,那就是褚遂良这个级别的亲自审卷。 为何程处默跟褚天意说,你要是有一首诗能挂在寻芳阁的五层阁楼,最少能保证一个同进士的位置,就是这个原因! 你有了大文名,只要文章写的不是太稀烂,就可以占尽了便宜。 这一个月的时间,褚天意头悬梁锥刺股,临阵磨枪,怕的就是系统到时候拉胯,又或者到了紧要关头威胁他。 虽说书看了没多少,但是褚天意也有信心。 经历过现代化各种考试的男人,对于考试一途,还是有着不少的心得的。 李世民登基后的第一次科举,专门盖了一座考场。 每个学子都是单独的一间屋子,要考三天。 进士考策论和诗赋、文章。 明经考帖经、墨义。 前者难,后者易。 想要考取明经,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。 也就是按照书本出题,可以死记硬背,对于本身的才华,反倒没有什么要求。 可是想要考中进士,在诗赋一项,则需要具有相当的文学才能。 进士科,得第很难。 从古至今,一直都说“三十老明经,五十少进士”。 这也是为什么,褚天意以一诗挂在寻芳阁五层阁楼后,最少也是个同进士的主要原因之一。 这三天的时间内,学子的吃喝拉撒睡,都在在房间中,以防作弊。 中间有监考官员,随时抽查房间。 总之…… 想要在科举里舞弊,一般人是做不到的。 除非能买通考官。 亦或者,有高科技! 褚天意没有想到,这一次系统不仅没有坑他,还真的无条件配合。 “叮,系统提示,半智能型摄像头,已经分布在了各个考生和考官的房间,用以帮助宿主参考!” “叮,系统为了宿主入宫为官的任务,已经违背了原则,请宿主一定要深刻的认识到,这个任务的重要性!” “叮,考试即将开始,宿主即将借此腾飞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