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你那位老书生倒是有趣的紧。其实称它为冥想也不是没有道理,不过修行中更多时候称这种行为是感受天地法意,只有感受到天地间所存在的种种‘意’,方才算是踏进了修行的门槛。不过你六岁便能感知天地,这份天赋倒也还不错。” 听宁舒讲完了自己冥想的起因后,金角大王咧着笑的嘴就没合拢过。 “这片天地自打存在之日起,天地间便有无数的‘意’存在。” “修行者可以将感受到的‘意’化为己用。修行之初全凭能不能有所感应。妖族生来便于天地契合,凡人所说的天狼啸月,珠母争辉便是与意共鸣。” “你此前的感知天地间的律动便是一种‘意’,这是最初步的修行。” 宁舒微微迟疑了一下,问道:“我很早便有了感知天地的做法,是不是就说我已经有了很深的修为呢?” 金角大王像是看着白痴一样鄙夷的望着他,慢悠悠的说:“天地演变已不知过了多少个岁月,修行延续至今,门派众多,修行法门更是千奇百怪。你又不是那混乱时代生具神通的绝世人物,若没有合适的法门引路,这一辈子怕是只能在门槛上踏步。” “修行法门吗?” 宁舒想到了邋遢道人给他的《知北经》 “感知到天地间‘意’的存在后,在合适的法门辅助下,将‘意’化为己用,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感悟,逐步开启各种身体潜能宝藏,最后延伸出法。这便是修行的第一个境界。” “这第二个境界更为玄奇,在感知法意作为基础的前提下,选择自己合适的法意进行修炼,这天地万物皆有属于自己的东西。这时候的法意又分为先天和后天,先天是指你自己感知并掌握到的,后天是指从外界传授给你的,一般是师门传承。你先前说的那位姓宋的人便是如此,天赋没得说,居然掌握有玄金,玄土两种先天五行法意,还有那浩然正直的一种意,放在天地未变前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,可惜未能展翅就夭折于此。” 宁舒叹了口气继续问道:“那第三个境界呢。” “第三个境界便是合理的将此前所获得的法意进一步掌握,象生于意,凝练出法象加持自身,已达到种种玄妙的手段。世间万物皆可为‘象’,全看个人选择。此境界最是磨人心性,绝大多数修士终生困于此境界。” “若是说那前三个境界是在摸索,那这第四个境界便是拨开迷雾的契机,心中出现了一条路,明白了修行的根本,对天地有了朦胧的理解。” 说到这金角大王有些口干舌燥,招呼着一旁听着快要睡着的二瘦取水来润了润嗓子。 宁舒也不心急,安静的听着,心中构建着一方修士的天地。 “当踏入第五境后,就可以称之为大神通者了,这个境界的修士,对这片天地已经有了清晰的认知,可以达到念由心生,言出法随,法随意起的程度。” “可得长生否?” 宁舒问了一个大概是天下修行者最想问的一个问题。 “一看你就是个瓜娃子,长生这种唬人的话也能信?”金角大王毫不迟疑地否定了,并再一次投以鄙视的目光。 “只有修到五境巅峰的大神通者才有问道长生的资格。” ....... ....... “这就没了?”过了许久宁舒也没见面前小屁孩再出声。 “当然还有,五境之上的诸般玄妙你现在知道了也没用。”金角大王没好气的说道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