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一章都是一些什么题?-《大唐:开局绑架李世民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“子曾经曰过:与蠢者同行,易同也,与智者同行,易智也! 请问,子在什么时候,什么情形下,跟谁说的这一番,这一句话,如何通俗的解释?”

    “系统,这一道题该如何作答?”

    “叮,系统提示,此题为礼部尚书孔颖达所出,但是系统可以确认,子没说过这种话!”

    “既然没有说过,难道是试题出错了?”

    作为孔子的后代,不应该会犯了这种低级的错误。

    那么……

    这道题该如何作答?

    褚天意沉思了片刻,提笔写道:“子在一条河畔,与一位帝王独处,用来劝解帝王之时,说出了这一段至理名言!”

    以通俗的意思来解答:“ 跟傻逼在一起,容易降低智商,要跟聪明的人共事,你才会变得更聪明。”

    褚天意写完之后,放下了笔。

    以毛笔作答,写完这两份试卷,就过了大半天的时间。

    外面传来了脚步声,有监考官送来了干粮和清水。

    干粮是一块面饼。

    清水也只有一碗。

    褚天意随意吃了一些,拿起了诗赋的试卷。

    诗赋诗卷的考题,分为三大部分。

    第一部分是对那些已经流传与世的诗赋进行解析。

    因为流传已广,所以解析已经定型。

    就看谁能做出既合理,又新颖的理解。

    第二部分,是给出主题,以此作诗。

    要求不能跑偏题目,然后以诗的品质给分。

    最后一部分,就是随意发挥,以自身最擅长的才华,赋诗一首。

    比如擅长写景的,就可以用景为主题写诗。

    擅长写情的,以情为主题。

    考进士之所以难,诗赋的这一张试卷占据很重要的原因。

    毕竟像是曹植那般,能七步成诗的天才可不多见。

    褚彦甫的才华也算是名声在外了,可是为了一首工整的诗,愣是研究了好几个月。

    不仅仅一个字一个字的研究,还请教了褚遂良。

    做了这么多考卷,头脑会不可避免的疲惫。

    在这样的前提下,作出一首诗很容易,可是作出一首绝唱,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。

    第一部分大题,解析诗赋。

    第一首……嗯?《沁园春·雪》?

    第二首……不是吧,《不第后菊赋》?

    我尼玛……《咏菊》?
    第(1/3)页